WFU

2017年1月26日 星期四

皮膚病理--"錯把馮京當馬涼"





馮京,故事的主角。


一位古代的天才兒童。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在鄂州鄉試中舉人第一名,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在汴京會試中貢士第一名,接著殿試中進士第一名,即連中三元,人稱為馮三元。(廖肇裕學長~~你是不是他轉世的,這麼強~~)

馮京考試時,等唱名放榜。據說考官在唱名時誤把馮京的名字看成「馬涼」,連呼「馬涼」數次皆無人答應,後來大家才知道是該考官自己出了個洋相,一時傳為笑談,後人屢引此事來形容人昏昧不細察而大擺烏龍的情況。

考試在門前等唱名,不禁讓我想起了當年在病理專科考試時,大家有多麼期待,考官唸到自己的名字,表示過關了(遠目~~出神中~~)


好吧,回到正題,話說莊小仰考過病專這麼多年了,有沒有持續在長進呢?




粉瘤,又叫Epidermal Cyst,在皮膚科門診再常見不過的良性小毛病。


長在臉上,病人常會誤以為是青春痘,傻呼呼搞不清楚,擠到流湯流膿發炎~~

粉瘤治療方法很多,可以手術完整切除,或者也可以選擇病灶內打類固醇,等它吸收掉。

它也是病理醫師每天很常見看到病,第一年住院醫師就會看。一個像毛囊上半部構造圍成的囊腫,中間含有皮膚硬角質。一般是秒殺片,因為一秒殺一片。感覺像病理大師一樣,低倍就能秒殺片子,很帥。





但是......

偶而你會看到很像粉瘤的親戚,它卻~~不是粉瘤,乍看一秒就被錯殺了。




高手過招,生死分毫之差。我在趕片子時漏看了,你好奇厲害的小吳老師怎麼看出來的嗎?

除了超銳利的眼睛,低倍看到細微的小東西(就像厲害的蕭醫師能在20倍看到TB菌一樣神乎其技)。再來就是......



勤做臨床皮膚照片和病理診斷的比對





上圖就是臨床照片(非本病人的),臨床上完全不像粉瘤。

你會問,這很花時間吧?平常誰會去看臨床照片呀?看片都看不完了。

的確!這很花工夫和時間,但是就像品管一樣,能抓出萬中差一的錯誤。高下就差在這裡囉,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我們的最終診斷是Majocchi's granuloma,病理下是不是跟破掉發炎的粉瘤很似呢?


"錯把馮京當馬涼"。你問有差別嗎(臨床上治病重要嗎)?



重要!病人的治療方式會完全不同,粉瘤切掉就好了,但是這個病,要吃抗黴菌藥治療。品質就差在細節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