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死後開刀(醫院解剖)的逆襲~~



你知道嗎?世界頂尖的醫院現在鼓勵癌症病人在死後接受開刀。沒錯,是死後再開刀,這樣做能夠造福更多人類。你沒有聽錯?一起往下看。



以前當實習醫師,幫病人做治療,最怕遇到家屬說:去去去,叫資深的醫師來,菜鳥醫生不要把我們當白老鼠實驗。也有遇過很溫馨的長輩說:謝謝你幫助我治病,你很仔細。

看起來青澀的確是在台灣當實習醫生時,最大的困擾。同梯訓練的實習醫師之間,還會流傳著笑話。哈哈,小莊醫師,我最羨慕你了,你滿頭白髪,家屬都已為你是資深教授,搶著讓你照顧。

家屬病人常很恐懼新的醫療產品,如藥物或者技術,怕被當實驗品。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悄悄地在改變了。疾病的態樣持續在改變,現在無法治癒的癌症病人越來越多,以前問病人說要不要加入新藥試驗,病人常會帶著懷疑或者不安的眼神,也許因為這樣,醫生們也不那麼積極地詢問病人。最近,慢慢發現越來越多癌症末期的病人會主動問醫生有沒有新藥或者臨床試練在進行?


為什麼病人對新藥試驗越來越有興趣?


部份因為現在醫界對癌症的治療觀念有重大轉變了。基因研究的進步,對癌症有不同於以前的了解。我們了解某些基因變化趨使了惡性細胞,不斷的生長和侵略人體,但是免疫系統卻無法消滅它們。這些基因變化,有越來越多特殊的藥物能針對它來阻斷惡性細胞生長,或者能叫醒免疫細胞去攻擊它們,甚至有機會因此治好以前的不治之症。

就是這麼神奇。這些新的治療,因為有特別的針對性(標靶治療),相對以前的化學藥物毒殺(散彈亂鎗打鳥),副作用更少,更可能有神奇的效果。

但是藥物的花費也是三級跳,動則數十萬或者百萬台幣的價位。參加臨床試驗有機會救自己一命且得到免費提供的昂貴藥物,於是病人開始有興趣了。

但是癌症的治療並不是到這裡就劃下句點了。因為不同的癌症有不同且複雜的基因變化,會因人而異,甚至同一個病人也隨著治療和時間而變化。相關的基因研究仍然是現在進行式。

但是在美國對於研究的規範越來越嚴格,研究的花費也越來越高。研究中需要的組織切片(病人檢體),卻因為診斷能力進步,越取越小塊。台灣更是嚴格"把關"研究,似乎把醫學研究者當小偷在提防,這未來會是隱憂。


越來越小塊的檢體造成了癌症研究的困境,人類未來的癌症治療怎麼辦呢?


現在美國醫學領域頂尖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英语: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有一個聰明的研究試驗,叫做"快速解剖",能解決上述的困境。

醫生不可能為了研究去增加病人痛苦,開不需要的刀或者割一塊不需要拿的組織,讓病人流血。所以,他們在網路上發起一個有意義的活動,讓癌症末期的病人生前自由得到相關的資訊,自由地決定自己死後願不願意捐贈自己的身體去做死後開刀(解剖,可能是局部腫瘤切除或者全身器官的解剖),讓有心研究癌症的學者能有機會取得治療後(可能是化學藥物,電療或者標靶治療)的癌症組織去研究看看,為什麼治療會失敗。也能比較轉移到其它器官的腫瘤子體和原本腫瘤母體有沒有差異,試著了解為什麼會發生轉移?這種治療後長什麼樣的癌症組織在過去不太可能研究,因為癌症復發且治療失敗的病人,不會去開刀拿腫瘤組織。

有了這個有意義的活動,讓很多癌末病人覺得有成就感,能夠幫助別人。他們選擇在自己死後接受開刀,捐出癌症組織供醫學科學家去研究,換得別的癌症病人將來能被治療好的機會。


台灣的文化觀念,大家不喜歡死後開刀。反正,我們就等美國人研究出來的新藥用就好了?


捐贈,一直以來都是病人自動自發的想幫助別人,絲毫不勉強。基於文化差異,東方人不喜歡解剖,無可厚非。但是,進入基因研究和治療的時代,很多學者都發現了不同人種有基因差異,西方人的研究結果,不一定能完全套用在東方人的身上,因為體質不同。

我們不去強迫病人,我們只希望能幫助有這個心願去幫助他人的病人達成願望。

他們的IDEA值得我們學習,就像UBER的共享經濟一樣,我稱它為共享研究。病人自願捐贈,科學家提出要求,病理醫師能夠從中搭起橋樑。

醫院解剖(死後開刀)是病理醫師過去一項不可或缺的能力,透過美國人的IDEA,在這個以為我們都了解疾病,知道怎麼治療疾病的年代,重新喚起了醫院解剖促進醫學進步上的角色。

如果您有相關的意見和想法,歡迎來信討論。期待不遠的將來,大家一起努力把它在台灣實現,讓我們一起在醫學進步上貢獻一小步。


Image courtesy www.cinemablend.com